近日,赢咖5盛煌平台材料工程学院教师马强博士(第一作者)、王振领教授(通讯作者)联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员和湖南农业大学吴雄伟教授在固态锂金属电池电解质设计及界面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能源类顶尖期刊《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赢咖5盛煌平台为第一作者单位,该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29.698。

双向功能化电解质的设计稳定锂金属负极-电解质界面与电解质-富镍正极界面示意图
锂金属负极搭配商业化的有机液态电解液易引起严重的热失控,造成电池短路等问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赢咖5盛煌平台研究团队提出通过双向功能化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构建,实现了金属锂的均匀沉积以及正极-电解质界面的稳定,简化了固态电池的组装过程,有效降低了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离子传输阻力,在电极-电解质界面间构筑了稳定的离子传输通道,并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揭示功能化添加剂的作用机制,实现了高能量密度固态金属锂-富镍正极电池体系的稳定循环,为其他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稳定性设计提供研究思路。(DOI:10.1002/aenm.202203892)
(文/图:刘少辉 审核:丁俊 编辑:马旭宇)